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一)保證中藥材質量的對策 1.加強領導,優勢整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首先要加強領導,形成中藥產業化的統一領導、統一協調、統一規劃、統一決策、統一實施的領導和工作機制,制定優惠政策,創造優良環境。其次要優勢整合,集中有關院校中醫藥方面的科研人才,組建中醫藥研究院,體制新、機制和力量要活,致力于中醫藥基礎性與開發性項目的系統研究,形成精品,創出名牌。成立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咨詢委員會,為中藥產業化、現代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培養有關高素質人才,將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經濟支柱之一,對優質無公害中藥材生產進行研究開發,給予特殊的優惠政策。 2.努力探索建立中藥生產經營新模式。在新形勢下應建立起一整套現代中藥材生產經營新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生產適銷對路的品種為龍頭,以生產基地為基礎,以科技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紐帶。采用“醫藥企業+基地+農戶”,“科技組織十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把千家萬戶的藥農和千變萬化的市場結合起來,逐步形成貿工科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藥材生產經營新格局,確保中藥材質量。 ?。ǘ┩晟浦兴幉牡南嚓P標準與規范并大力推進實施 中藥的生產和質量管理方面加強中藥的質量管理,制定嚴格統一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檢測方法。 1.大力推廣GAP,把好中草藥種植質量關。藥材大多屬農產品,來源廣泛,受諸多因素影響,含量不一。所以,必須大力推廣GAP,重視從“第一車間”——原藥材生產抓起。 抓好藥材在原產地的采收、加工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中藥材鑒別方法和收購標準規范,確保中藥材質量穩定,解決中藥材、中成藥的農藥殘留及重金屬超標等問題。搜集、匯總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對植物藥重金屬、農殘標準提供給企業作以參考,調研國外標準對我中藥出口的影響,進行對策分析研究。與國內有關部門機構共同促進中藥材GAP,促進建立健全中藥中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的檢測評價機制。與國外政府及有關行業組織就中藥重金屬、農殘標準問題交流。 2.嚴格執行GMP認證,提高中藥的生產管理水平。對中藥制劑的生產和質量管理應制定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工藝技術參數、生產設備技術標準,并據此對其進行技術監督、檢測。在中藥生產企業大力推進實施國際通用的藥品生產企業管理生產和質量的基本標準——GMP。 實施GMP是中國中藥打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全面推行和實施GMP可以逐步使中藥制劑的生產、包裝、流通納入現代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在質量控制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對中藥指紋圖譜進行研究,從而能有效控制中藥材、中成藥的質量,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此外,在劑型開發方面,突破中藥就是“丸散膏丹湯”的傳統中藥制作方法和觀念,將制藥工藝由原粉向提取精制方向發展,既要保留藥材的質、氣、味,滿足中醫辨證論治、隨癥加減的需要,也要符合現代藥品使用的趨勢,還應具有高效、速效、微量化、多途徑給藥、便于儲藏攜帶、包裝規范精致等特點。 3.完善藥品包裝。藥品包裝和說明書是藥品作為商品的組成部分,不容忽視。要確保包裝材料的環保標準,講究商標設計,避免與出口國的風俗或法規發生沖突。注意規范中醫藥術語,準確翻譯成英語,標示貯存期和安全指示等。 4.提高綠色環保意識。實施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1世紀是綠色的世紀,綠色生態是中藥發展的主旋律。盡快使中藥工業企業樹立綠色環保意識,這是生態文明對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順應歷史潮流,鼓勵企業積極開發綠色產品,參與諸如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國際標準的認證工作等,這已成為中藥全面進入國際市場的必然選擇。 ?。ㄈ┙鉀Q出口注冊難題 商會開展了藥品出口注冊工作,專門為企業提供咨詢、指導、代理聯系工作。建議在商會成立藥品出口注冊指導中心,匯總各國中藥出口注冊規定,整理成指南。并根據企業需要,提供具體產品的專門指導、代理聯系業務,幫助企業突破注冊難關。